聲韻詩刊
期刊目錄
1-10
>
第一期
第二期
第三期
第四期
第五期
第六期
第七期
第八期
第九期
第十期
11-20
>
第十一期
第十二期
第十三期
第十四期
第十五期
第十六期
第十七期
第十八期
第十九期
第二十期
21-30
>
第二十一期
第二十二期
第二十三期
第二十四期
第二十五期
第二十六期
第二十七期
第二十八期
第二十九期
第三十期
31-37
>
第三十一期
第三十二期
第三十三期
第三十四/五期
第三十六期
第三十七期
每期精華
新人評點
>
目的
第一期
第二期
第三期
1-10
>
第一期 - 黃仁逵專訪
第二期 - 羅毓嘉詩三首
第三期 - 林達陽專輯
第四期 - Marie Howe訪問
第五期 - 港大同學城市詩專輯
第六期 - 張景熊詩會後記
第七期 - 把文字推向極限:Laura Mullen 專訪
第八期 - 如水在瓶:漢語現代詩英譯者凌靜怡專訪
第九期 - 文壇的多面手:John Fuller訪談
第十期 - 深藍歌手:Kona Macphee訪談
11-20
>
第十一期 - 流逝的語言、流動的家園: 毛利族詩人沃恩.華栢坦哈拿特輯
第十二期 - 詩與劇場:劇場和語言的簡短愛恨史
第十三期 - 詩幻留聲:陳滅的語言練習曲
第十四期 - 風球詩社台灣新世代詩人專題系列:湖南蟲
第十五期 - 居港外語詩人專輯 基斯度化•泰萊 (Christopher Taylor)
第十六期 - 陳耀成導演訪談
第十七期 - 原野上的孤寂歌者 ──愛德華 ‧史達胡拉 林蔚昀
第十八期 - 英詩及翻譯:馬克•卓狄尼的詩 宋子江
第十九期 - 劉大白:〈整片的寂寥〉導讀 黎漢傑
第二十期 - 東歐詩箋--羅馬尼亞詩人索列詩庫詩選 萍凡人
21-30
>
第二十一期 - 流動的廖偉棠、流動的城市詩/余麗文
第二十二期 - 青年文學獎 新詩初級組得獎者詩近作專輯
第二十三期 - 雨傘運動詩中譯及外國詩論評介特輯
第二十四期 - 城市與詩 —— 致敬張美君
第二十五期 - 政治如何抒情:波蘭新浪潮詩歌專輯
第二十六期 - 民權風尚 —— 當代非裔美國詩歌專輯
第二十七期 - 網與混沌:翁達傑專輯
第二十八期 - 埃烏熱尼奧·德·安德拉德《手與果實》專輯
第二十九期 - 鸚鵡的獨白:寺山修司專輯
第三十期 - 馬覺/狂飆風眼:七十年代系列
31-37
>
第三十一期 - 《也斯:東西》小輯
第三十二期 - 馬來西亞新詩評介專輯
第三十三期 - 「雙城食誌——港澳詩人朗誦會」專輯
第三十四期 - 「台灣七年級新生代詩選」專輯
第三十五期 - 「香港青年詩人」專輯
第三十六期 - 新馬港澳新詩互讀專輯
第三十七期 - 「旅途的起點:當代馬其頓詩選專輯」
我們活動
2014.11 九龍城書節讀書會
2014.09 聲韻九月詩歌朗誦會
2014.08 聲韻八月講座:「新詩與其他文類的創作互動」
2014.07 第十屆香港文學節:仲夏詩會--跨世代的城市記憶
2012.02 「這裡有詩、這裡有故事」-阮志雄(蕪虂/雄仔叔叔)詩會
2011.11 重讀香港詩人系列—溫健騮詩會
2011.09 聲韻詩刊發佈會
即時通訊
關於聲韻
有關石磬文化
聲韻架構
稿例
此處有售
訂閱聲韻詩刊
本地(香港)訂閱
海外訂閱
English Section
流動的廖偉棠、流動的城市詩
余麗文